有哪些富有内涵的喜剧、小品、相声值得推荐?

品牌资讯网 2022-08-22 16:51 编辑:庄鹏 187阅读

小品界中我个人认为最巅峰的两部:一部是《红高粱模特队》:范:劳动和美是两码事!赵:我认为,劳动者是最美的人!这是一部往前歌颂一代劳动者,往后讽刺二十年的作品。看看现在明星出轨,霸占头条几个月,国之栋梁去世都无人问津……中国的审美,从二十年前就出了错!

再一部是赵本山、范伟、高秀敏版的《拜年》:赵:肯定包给你小舅子了!你和你小舅子合伙包的!就这一句话,往后讽刺多少年,无需多说了。

相比起来,陈佩斯的《警察与小偷》、《姐夫与小舅子》、《主角与配角》、《羊肉串》,在表演艺术性上的确高于赵本山的所有小品,但就综合效果和内容深度来说,是不及《红高粱模特队》和《拜年》的。

现在为什么陈佩斯的风评要高于赵本山呢?

一个是艺术性上的问题,陈佩斯更善于表演艺术,赵本山则偏重语言包袱。陈佩斯演的好,看一遍两遍三遍四遍,越看越有味。但赵本山的语言包袱不行,一遍新鲜,两遍三遍你都背下来了,没有搞笑效果了。

二个是陈佩斯急流勇退,赵本山晚节不保。其实陈佩斯朱时茂的小品,后期的《大变活人》、《宇宙体操选拔赛》、《王爷和邮差》,较之前期作品,也差了至少一个档次,表演艺术性也差了,干热闹。在同期是不如赵丽蓉老师,以及赵本山的小品的。【赵本山同期小品有新老两版《拜年》、《三鞭子》、《牛大叔提干》、《红高粱模特队》】。

在这个时候,因为客观及主观原因,陈佩斯退出了春晚舞台。以目前来看,陈佩斯的退出其实是合时宜的。

而赵本山除了前期的这些很多优秀作品之后,在00年左右,和宋丹丹合作两部《昨天今天明天》、《钟点工》,讽刺虽然少了,但有对新生活的歌颂,笑料也足,算优秀作品。但在01年之后,连续几年的《卖拐》系列,把赵本山算是给毁了。

赵本山的小品之所以受到诟病,也主要因为《卖拐》系列的“恶毒”。

其实从《卖拐》第一部开始,赵本山选择急流勇退的话,他的名声不至于这么差。但他偏偏又演了进一步败人品的《卖车》,乃至到了最后范伟反转的《功夫》,都洗不白他了。

赵本山为什么没有退?原因很简单,他已经不是一个人,他背后一大帮子徒弟要带,要捧!

《卖拐》三部曲之后,赵本山又演了四五年的春晚小品,基本都是在带徒弟。小沈阳、王小利以及辽宁春晚的宋小宝等等。其实那个时候的赵本山,已经筋疲力竭,力不从心了。作品要说达到什么高度,也谈不上了。他那个时候,被绑架了,一个是被一大家子绑架了,一个则是被喜爱他的观众绑架了。当然,也会被讨厌他的观众更加厌恶了。

在此不谈话剧和电视剧上的造诣,仅以小品论。我个人把小品分成五档的话:

第一档:赵本山《红高粱模特队》、《拜年》、陈佩斯《主角与配角》【表演艺术性的巅峰】。PS1:陈佩斯的《主角与配角》在立意高度上不及赵本山的两部作品,但也有较强的讽刺性。尤其是陈佩斯身为演员,演的是演员,讽的是演员,更难能可贵。另外,这部作品中,陈佩斯和朱时茂换装之后,那一下定场亮相,是陈的其它作品中都缺少的经典一幕。另外除赵本山和陈佩斯的作品外,小品中能达到第一档的,只有赵丽蓉老师的《打工奇遇》和《如此包装》。

第二档:陈佩斯《警察与小偷》、《姐夫与小舅子》、《胡椒面》【哑剧】、《羊肉串》,赵本山《三鞭子》、《牛大叔提干》。PS2:这几部作品,都是有立意,笑料也足的优秀作品。《胡椒面》立意差了点,笑料也略逊,但全程无一句台词,全靠演技撑着,堪称一绝。这个档次着重再提一部作品,赵丽蓉、郭达、蔡明的《追星族》,其中蔡明的演技很出彩。

第三档:赵本山《老拜年》、《相亲》、《我想有个家》、《不差钱》、白云黑土系列。陈佩斯《吃面》。PS3:赵本山的《老拜年》、《相亲》、《我想有个家》,煽情煽大了,影响节奏和效果了。潘长江的小品往往也有这种问题,主题性太强,影响娱乐性了。我个人认为小品这种艺术形式,娱乐性比较重要,其余立意、讽刺、歌颂、煽情,不影响娱乐性的前提下,是锦上添花,影响娱乐性了,那就是舍本逐末了。郭达、蔡明、黄宏的一些小品,娱乐性上确实欠缺那么一点。他们的代表作或许能到第二档,但普通作品只能列第三档了。至于郭冬临、魏积安等小品演员,似乎就更差一点了。还有陈佩斯的《吃面》落到这个档次,一个大原因就是几乎没有什么立意。当初上春晚,也被导演认定为纯粹搞笑无任何意义,曾一度差点被拒。但不论如何,《吃面》是小品的开创者,掉到第三档,只能说是受到时代性的影响。

第四档:陈佩斯《大变活人》、《王爷与邮差》等,赵本山《捐助》、《同桌的你》等。

第五档:负分档《卖拐》、《卖车》。

最后还要说一下,拿陈佩斯和赵本山的小品比,陈佩斯吃亏在一点,那就是他的优秀作品,基本都是在小品这一艺术形式还未成熟的情况下出来的。《主角与配角》、《警察与小偷》、《姐夫与小舅子》等等几乎没有什么舞美和道具,形式也很简单。简直堪称是“二人转”了。后期舞美上来了,《大变活人》、《王爷和邮差》反而又质量下去了。而赵本山的巅峰期,恰好是小品的成熟期,所以他能拿出两部巅峰作品,占了一点时代的便宜。另外,赵丽蓉的小品是真厉害,《打工奇遇》、《如此包装》把流行歌曲、说唱rap、曲艺都完美融合进去。唯有《红高粱模特队》里的歌舞能与之一拼。这点是陈佩斯朱时茂小品中所不具备的。潘长江小品也经常唱歌,但给人的感觉,还不如17年潘斌龙那句词儿——好尴尬啊。对于潘长江和蔡明,我个人感觉他们后期作品相对更成熟点。

至于开心麻花的小品,更多有舞台剧的特点,暂且不表。冯巩的“相声剧”,他硬往相声上靠,咱也没法评价。

到底什么才是豫东老调?八大红脸王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豫东老调?

非常感谢您的邀请,小豫为您解答。最早听“豫东老调”这个说法还是在梨园春。当时孙祥雨得金奖擂主,主持人问孙祥雨唱的什么调,孙祥雨说:豫东老调。这个时候“豫东老调”的叫法也就传开了。其实关于豫东老调这个叫法,一直以来没有官方的标准。

八大红脸王哪一个才是豫东老调?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熟悉一下豫东八大红脸王。他们分别是刘新民,刘忠河,索文化,张枝茂,谢庆军,洪先礼,陈传明,朱坤芳。他们的唱腔也是不分伯仲,各有千秋。

刘新民老师以继承唐玉成老师唱腔风格出名,他的唱腔特点突出。唱戏认真,登上舞台,劲头十足。因此也被称为“舍命王”。刘老师一生演戏很多,多以古装戏为主。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刘墉下南京》,《反徐州》,《地塘板》等。

刘忠河老师被称为“豫剧马连良”。他的唱腔古朴豪放,潇洒戏曲。特别是《打金枝》一段。更是享誉苏鲁豫皖,名冠梨园。刘老师在继承唐玉成老师唱腔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嗓音特点,进而创立了豫东刘派。

索文化老师扮相贴切自然,表演细腻生动,多以二本腔演唱豫东调,唱腔同时兼具了唐玉成的粗狂高亢、激扬奔放和唐喜成的柔和悦耳、稳健大方,在众多红脸演员中别具一格。特别是《铡西宫 地塘板 更是被坊间传为佳话。

张枝茂老师是豫东唐(玉成)派唱腔的第三代正宗传人和代表人物。张枝茂的唱腔艺术在豫东唐派红脸唱腔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嗓音特点,运用真假声结合的发声方法,以本嗓起腔,假嗓揉腔、拖腔,从而创造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真假声相间的唱法。《诸葛亮吊孝》这一段戏,张老师特意拜访越调泰斗申凤梅老师,结合着《三国志》以及唐派唱腔特点,演绎的淋漓尽致,极具感染力,也被誉为“豫剧活诸葛”。

谢庆军老师拜豫东名人张万云、杨启超为师。谢庆军老师的唱腔与众多豫东名家唱腔不同,他以唱代说、吐词清晰、声音悦耳动听,即有豫东的大腔大韵又有豫西的细腻圆滑,他的唱腔是集豫东调、豫西调、祥伏调、沙河调之精华而独创而成。马金凤老师曾说谢老师为“豫东之宝”。

洪先礼老师不是科班出身,但是洪老师的唱腔绝不亚于那些专业演员。他的唱腔可以说是集百家之长,极具特色。

陈传明,朱坤芳两位老师的唱腔我听的比较少,不好做评价。只知道陈传明老师的《双开铡》比较出名,朱坤芳老师《赵匡胤哭头》较为出名。个人感觉,张枝茂,刘新民老师的唱腔,说是豫东老调也不足为过。不知道大家觉得什么才是豫东老调,欢迎在评论处留言。

豫东老调泛指豫东调,梨园春自孙翔宇一说豫东老调。豫东红脸王是唐玉成,小红脸王是指乃弟子扬启超。后来的八大红脸王是刘忠河,刘新民,张技茂,洪先礼,谢庆军,索文化,陈传明,朱坤芳∧人。刘忠河自不必说,刘新民豫剧须生五大唱腔之一,已故去。张枝茂以悲入戏,年岁已高,恐不能再演戏。索文化后来居上,先期在八几年九几年时以生角为主,当时为洪先礼的《哭头》配戏演高怀德,谢庆军先期的《崇祯吊死梅山》绝对豫东红脸,后期加入豫西调唱法,东西结合。洗先礼有豫东老红脸王于福礼唱法特点,声腔最具传统红脸特色

下一篇:有没有让你印象特别深刻的小品?
上一篇:乐星1004后轮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