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清朝内阁秘本档

1 2023-05-30 13:36

清代的档案

清代档案是中国清代历朝统治者及其中央、地方的各种机构在处理日常公务活动中形成的文书、图籍、档册等。包括清宫内阁大库、国史馆大库、方略馆大库及宫中各处庋藏的"大内档案",以及其他中央机构和地方机构的档案。清代档案经过清末和“中华民国”时期的政权更迭、战乱破坏、盗窃倒卖,加上外国侵略者的劫掠和焚毁,损失严重。保存下来的虽仍为数浩巨,但不完整,只是清代全部档案文献的少部分。现存最早的是清入关前1607年形成的档案。入关后形成的档案,包括顺治元年(1644)至宣统三年(1911)以及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后住在紫禁城和寄居天津时期(1912~1934)的档案。

现保存清代档案的大部分存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1000余万件。

清代档案的种类和名称繁多,不下数百种。其中包括有皇帝发布的诏令文书,如制、诏、诰、敕、谕、旨等;有官员向皇帝的奏报文书, 如题本、奏折、贺表、笺文等;有记载皇帝言行和政务活动的档案,如起居注、实录、圣训、本纪、方略等;有记载皇室和皇族事务的档案,如玉牒、皇册等;有各衙门之间的来往文书,如咨文、移会、札、禀、呈、函等;有外交文书,如照会、国书等。此外还有电报、舆图、史书、清册、各种档册、人物传记等等。从文字上看,绝大部分是汉文档案,一小部分是满文或满汉文合璧档案,也有少量外文档案和少数民族文字的档案。从内容上看,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艺术、天文、地理、气象、民族、外国侵略、人民革命运动,以至宫廷生活、典章制度等各个方面。  

现保存清代档案的大部分存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1000余万件。台北故宫博物院约有40万件,是国民党政府撤离大陆时带走的大内档案,包括宫中档、军机处档、清史馆档、实录、起居注、诏书、国书、本纪、满文老档等。此外,地方各级档案馆、某些科研机关、学术团体、事业单位、高等院校、个人手中以至国外一些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和个人收藏者,也保存不少清代档案。

清代档案是中国保存下来数量最多、最为集中的古代档案。它是中国17世纪至20世纪初 300多年历史的真实记录,对印证清代的史实具有可靠的凭证作用。

满文密本档:清内务府档案

入选世界记忆的清朝内阁秘本档

1999年,清代内阁秘本档中一组24件全满文有关清初西洋传教士在华活动的档案文献荣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世界记忆名录)。 该文献形成于17世纪中叶,共24件.保存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这部分档案系统完整地反映了西洋传教士在华活动的情况。其核心内容是“汤若望案”历史上称“历法之争”。此案从表面上看是由于中西方天文学家在编制历法上的不同意见所引起的学术之争,实际上是长期以来中西文化冲撞的结果。

汤若望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国基督教史和中国科技史上是一位不可忽视的人物。他以虔诚的信仰,渊博的知识,出众的才能,奠定了他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在华40余年,经历了明清两个朝代。是继利马窦来华之后最重要的耶稣会士之一,他继承了利氏通过科学传教的策略,在明清朝廷历法修订以及火炮制造等方面多有贡献,还著有《主制群徵》、《主教缘起》等宗教著述。汤若望在天文、历法等方面所做的实际工作以及撰写的一系列注重实践的著述,在当时是很有现实意义的。他以孜孜不倦的努力,在西学东渐之中成就了一番不可磨灭的成绩。

清代档案的种类和名称繁多,不下数百种。

“汤案”及汤若望

汤若望,原名亚当·沙尔,德国科隆的日尔曼人。在科隆有故居,有雕像。在意大利耶稣会档案馆有其大量资料。在中国生活47年,历经明、清两个朝代。安葬于北京利马窦墓旁。雍正朝封为“光禄大夫”,官至一品(一级正品)。1666年8月15日逝于北京南堂享年75岁。

中西历法之争,由来已久,吴明煊早在顺治十六年便上疏举报汤若望天算错误,结果反落了个“诈不以实”的罪名,险些被判了死刑。1661年,顺治病逝,八岁的康熙登基,辅政大臣鳌拜等反对西洋学说,大臣杨光先,言汤若望等传教士有罪三条:潜谋造反;邪说惑众;历法荒谬。

1664年冬,鳌拜废除新历,逮捕了已经中风瘫痪的汤若望和南怀仁等传教士。康熙三年九月二十六日,清廷“会审汤若望,以及钦天监官员,翌年三月十六日,廷议将钦天监监正汤若望,刻漏科杜如预,五官挈壶正杨弘量,历科李祖白,春官正宋可成,秋官正宋发,冬官正朱光显,中官正刘有泰等皆凌迟处死。已故刘有庆子刘必远,贾良琦子贾文郁,宋可成子宋哲,李祖白子李实,汤若望义子潘尽孝俱斩立决。

在汤若望等人经初审被判处死刑之后,曾进行了一次由中国、回回和西洋三种观测法同时预测日食时间的实际检验活动。结果南怀仁等人据西洋历法预测的日食时间与事实相符,最为正确。但是,对汤若望等人的处罚非但没有减轻,反而又加重了:由绞刑变成了最残酷的凌迟。事情很清楚,朝廷只是希望南怀仁等人出现错误,从而为迫害他们寻找有力的借口。否则的话,西洋人正确的日食预报应该成为减轻或撤销他们罪名的理由和依据。

汤若望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国基督教史和中国科技史上是一位不可忽视的人物。

按照判决,次年汤若望应凌迟处死。但不久天上出现被古人认为不祥之兆的彗星。京城又突然发生了大地震,皇宫在地震中遭到破坏,而且有宫殿着火。这显然吓坏了清宫统治者。汤若望免死羁狱,旋获孝庄太皇太后特旨释放,汤的仆人潘尽孝也免去一死。而其他上面列出的从事西学的汉人,还是被斩头。至此,徐光启在崇祯年间,精心培养的一大批汉人的西方数学天文专家,被彻底杀灭扫荡干净。

康熙五年七月十五汤若望病死于寓所。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给汤若望平反。1669年十一月十六日,康熙又发布了对汤若望的祭文:“皇帝谕祭原任通政使司通政使,加二级又加一级,掌钦天监印务事,故汤若望之灵曰:鞠躬尽瘁,臣子之芳踪。恤死报勤,国家之盛典。尔汤若望,来自西域,晓习天文,特畀象历之司,爰锡通微教师之号。遽尔长逝,朕用悼焉。特加因恤,遣官致祭。呜呼,聿垂不朽之荣,庶享匪躬之报。尔有所知,尚克歆享。”

结语

世界的记忆可以说是全世界各族人民共同的记忆,它对保护各民族的文化特性,对塑造本民族的未来有重要的作用。档案文献遗产应该说是世界记忆的主要部分,但也是最容易遭到破坏的部分。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相当一部分世界文献遗产已经遭到破坏或消失。保护这一部分独一无二的文献遗产所需的工作量非常大,需要实施一项长期的保护计划,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并利用最新的技术。这项工作也需要有一个机构来出面承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下一篇:19、中国活字印刷术
上一篇:17、瓦努阿图沙画